平山县人民政府
 
对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536号建议的会办意见
发布时间:2025-04-30    来源:
【字体: 】    打印

是否同意公开:是
平山建议字〔2025〕第2号
对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
第六次会议第536号建议的会办意见
市农业农村局:
王超等代表提出的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”收悉,现答复如下:
一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,夯实乡村发展根基
今年,我县按照“干净整洁、美丽宜居、和美共富”三大标准分类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,统筹资金实施村内道路硬化、街道亮化、污水管网建设项目,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。持续推进滹沱河沿岸和美乡村示范区建设,年内创建岗南、温塘2个和美乡村片区,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0个、省重点村6个。
二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,激发乡村产业活力
我县秉持兴业、强县、富民一体化发展理念,结合各乡镇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,优化产业布局,因地制宜推进“一乡一业、一村一品”产业发展格局。围绕山地苹果、中药材、设施蔬菜、休闲农业四大特色产业,培育龙头企业、提升产品品质、扩大产业规模。今年计划新增山地苹果500亩、设施蔬菜500亩、中药材1500亩。此外,大力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,不断提升“平山苹果”“平山优礼”等区域公用品牌的竞争力与影响力,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助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三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打造绿色乡村家园
平山县是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,在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,我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,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,推进农药、化肥减量增效,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林下综合生态农业、食用菌-有机肥-设施蔬菜循环农业,进一步健全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。2025年,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、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7%和90%以上,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。
四、加强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,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
我县积极与省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开展院县合作,搭建农业科技成果及产品示范与应用平台。围绕山地苹果、设施蔬菜、食用菌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组建专家团队,从品种引进、土壤改良、种植技术、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提供手把手指导,培育了一批本土“土专家”。同时,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,优化培训对象,提高培训质量,计划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500人,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。
五、提升农村治理水平,营造和谐乡村氛围
2025年,我县将集中推广10个积分制管理示范村,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强化正向引导激励机制。持续开展高额彩礼、大操大办、薄养厚葬、人情攀比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。加强优秀农耕文化建设,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,组织开展“四季村晚”、“村BA”、“健康跑”等群众性农民文体活动,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。4月23日,河北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系列赛(村BA)启动仪式已在我县温塘村成功举办,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文化活力。
六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保障乡村振兴稳步推进
我县进一步加大上级专项资金跑办和争取力度,谋划、包装、实施好项目,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效应,最大限度发挥农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益。统筹用好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,向设施蔬菜、食用菌、中药材、山地苹果等特色产业优势区和重点基地倾斜,开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、技术创新、品牌培育等工作。同时,做好农村水、电、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。在项目实施中,严格执行财政投资项目管理办法,进一步规范项目实施程序,确保资金安全、高效。
下一步我县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“三农”决策部署,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,提升乡村产业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水平,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,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
平山县人民政府  
2025年4月25日  
领导签发:郝春艳
联系人及电话:李春旺 82911516
抄送: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,市政府办公室。
政策解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