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新闻网讯(焦洛、郄晓兴)“1948年春天,太行山东麓的西柏坡,党中央在这里发出‘两个务必’的铿锵誓言,开启了‘进京赶考’的伟大征程……”8月22日下午,共青团平山县委会议室里掌声阵阵,2025年平山县大学生西柏坡精神理论宣讲暨暑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总结交流座谈会在此举行。数十位返乡大学生齐聚,在红色精神传承中复盘实践收获,在青春话语碰撞中凝聚建设家乡的力量。
会议伊始,燕山大学张子涵以《柏坡星火燃初心,赶考新程擎使命》为题,讲述革命领导人拒绝在人民币印肖像、作战参谋用红蓝毛线标注地图的故事,让“谦虚谨慎、艰苦奋斗”可触可感;河北医科大学王梦钰以“179封电报指挥三大战役”为切入点,诠释“两个务必”到“三个务必”的传承。
“看到平山革命纪念馆里带弹孔的步枪、磨破的草鞋,才懂得西柏坡精神是先烈用生命熔铸的信仰!”最后宣讲的李晶玉激动地讲述平山籍英雄韩增丰舍身冲锋、洪子店“平山团”整建制参军的故事,结合家乡脱贫摘帽的变迁,发出“以实际行动让西柏坡精神在乡村全面振兴中闪光”的宣言。
实践交流环节,河北师范大学茹佳钰率先分享:“在北庄村助农直播时,非遗传承人王亚梅说‘手艺有了好出路’,我才懂青春价值要写在乡亲笑脸上。” 随后,大学生们踊跃发言,提出打造“西柏坡优选”农产品品牌、增设返乡创业培训、开设社区红色微课堂等建议,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乡发展的思考。
此次座谈会是对6月15日启动的暑期实践活动的复盘。活动中,团县委围绕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主题,深化“桑梓计划”,通过政务实践、志愿服务、研学实践三大板块20余项活动,吸引415人次参与,贡献志愿时长785小时,服务群众550余人次,让青春力量融入家乡建设。
“社会实践不是‘假期任务’,而是成长‘必修课’。”平山团县委书记刘凡凡表示,下一步将梳理经验、收集建议,优化岗位开发与管理,探索长效机制,拉近在外学子与家乡的联系。
“这个暑假的84天,是我离家乡最近的一次!”李晶玉捧着荣誉证书说,开学后会讲好家乡故事,毕业定返家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