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山县人民政府
 
2023年平山县行政审批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
发布时间:2023-12-30    来源:
【字体: 】    打印

2023年,行政审批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、二十大精神,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科学发展观,实现了由“被动服务”到“主动服务”的角色转变,由被动监督向自我革新的思想转变,由“要我改革”到“我要改革”的动能转换,顺利完成了全面依法治县各项年度任务。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干净、担当、富有活力的审批智慧和审批力量。

一、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行“好差评”评价机制改革。

2023年,行政审批局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聚焦重点区域、区域精准放权,创新“照单点菜”,放权机制,全面落实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机制,让办事企业和群众评判政务服务绩效。做到了“应录尽录”。县级部门自建大厅、窗口及人员信息应全部录入河北省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系统,做到“应录尽录”。同时,扩展评价末端,对公安局各乡镇派出所户籍大厅的窗口、人员进行录入。2023年参评数据量提升近200000条,评价覆盖率达到100%,“差评”整改率指标100%。

二、信用引领,建设法制化诚信政府、诚信企业,助力以法治县取得新成效。

一是信用信息常态化全量归集。全县信用信息数据累计281万条,其中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“双公示”信息4.8万条,水费、气费等公用公用事业缴费信息9.6万条,信用承诺信息9.3万条。二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。印发了《平山县政务失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,摸排政务失信问题,坚持风险防范预警和动态清零,营造政务“零失信”;三是开展信用修复,助力企业盘活信用资产。为进一步优化全县营商环境,增强市场主体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,鼓励失信市场主体主动纠错、重塑信用,县信用办组织开展信用修复培训,共培训企业14家;四是开展“诚信建设进企业”活动。通过活动,开展了信用承诺主动公示。各单位组织本行业企业开展信用承诺,签订《企业诚信经营承诺书》103份,并在“信用中国(河北石家庄)”网站公开公示。充分挖掘各行业守信案例,选树诚信企业进入培育库,打造企业信用名片,选入培育库企业38家。

三、以行促效,建设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

一是事项清单及时动态更新。对2023年本级行政许可备案事项目录进行梳理调整,发布了《平山县行政备案事项目录(178项)》;二是扎实落实全流程网办工作。对全县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的全流程网办进行每日监测,确保除公安局和民政局涉及全流程网办事项负面清单(34项)的事项以外,其余事项全部实现100%全流程网办。目前我县的网办率为100%,全流程网办率为95.78%,涉及该事项的考核我县均为满分;三是推广电子证照。我县目前已覆盖电子证照88种,43630个(不含直接抓取数据的证照种类)。我局全部事项已经实现电子证照的实时和全量归集;四是大力推广掌上办服务。加大“冀时办”宣传推广力度,提高群众下载使用量和使用频次,让“掌上办”成为广大群众办事的首选,为群众提供随时能办、随处可办的办事体验,助力我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。我县冀时办APP总装机量为186346,2023年我县冀时办APP装机量任务数为64000,实际完成数为66039,超额完成全年任务。实现全年任务的88.68%,全市排名第2。

  • 强化监督制约,规范权力运行严格。

  2023年,深入开展“小十长”专项整治活动。以活动为载体,彻底解决审批过程中的堵点、痛点,切实提高窗口行政审批服务效能。一是通过专项整治,行政服务大厅20个服务窗口全部完成规范设置印发一次性告知单,并上墙,确保办事群众反响良好。二是健全督查通报制度。在建立作风纪律建设领导小组,组建纪检检察室基础上,建立了内部督查通报制度。将所有进驻单位窗口工作人员、首席代表、分管领导、一把手、局党组书记、主管县领导全部纳入“政务服务大厅工作群”,将每天作风纪律检查情况进行内部通报。并进行一周一汇总,一月一报告,窗口工作人员作风纪律表现均纳入日常考核内容;三是每年完善“三重一大”集体决策制度,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。每年将法制审核事项、重大决策事项进行科学调整,集体研究,按制度办事,按程序决策。

五、利用考核指挥棒作用,推动服务效能提升。2023年,为加强县政务服务大厅进驻人员的规范化管理,提升窗口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,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,县行政审批局制定了《平山县政务服务大厅进驻人员考核管理办法》,并以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、县委组织部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名义联合发文。对公安局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医保局等所有进驻大厅窗口部门打破了层级、部门界限,考核结果实现了由标准说了算,群众说了算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23年12月12日

政策解读